您好,欢迎进入bob半岛有限公司官网!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联系我们

邮箱:bobbandao@126.com
电话:0898-6666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bob半岛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新闻中心

bob半岛官方网站TCL中环2022年大赚70亿的背后:穿越周期的奥秘

发布日期:2024-01-21浏览次数:

  bob半岛官方网站TCL中环2022年大赚70亿的背后:穿越周期的奥秘2023年,预计TCL中环有望实现光伏硅片出货130GW,单W盈利水平有望与同行大幅拉开差距。

  1月19日晚,公司重磅发布业绩预告,2022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利润66-71亿元,同比增长63.8%-76.2%。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工业4.0制造方式转型,增强内生竞争力,多次穿越行业周期bob半岛。2022年,在新能源光伏行业供应链大幅波动下,保障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1)先进产能加速提升,产品结构优化,G12战略产品成本与市场优势显著;(2)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制造方式变革,G12技术平台与工业4.0生产线深度融合,提升了公司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技术水平和满足客户高质量、差异化、柔性化需求的能力,较大程度保障公司盈利能力;(3)通过长期构建的良好供应链合作关系,较好地保障公司产销规模。同时,发挥在推动行业技术和制造水平提升过程中形成的定义权、定标权、定价权,上游原料大幅跌价过程中,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现代制造业转型方面:随着工业4.0生产方式持续在公司各产业板块的作业流程和作业场景的应用,报告期内,人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原材辅料消耗等全要素指标提升;同时,伴随大尺寸、N型产品需求提升,工业4.0柔性制造优势进一步凸显。

  TCL中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环领先拟以新增注册资本方式收购鑫芯半导体100%股权,实现中环领先与鑫芯半导体优势互补,快速扩充硅片产能。中环领先此次新增注册资本48.75亿元,鑫芯半导体股东以其所持鑫芯半导体100%股权出资认缴中环领先此次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对价77.57亿元,交易完成后,鑫芯半导体股东合计持有中环领先32.5%股权。

  2023年,预计TCL中环有望实现光伏硅片出货130GW,单W净利7分+,单W盈利水平有望与同行大幅拉开差距,业绩90亿+;叠瓦组件出货预计超过15GW,随着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叠加上游让利,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可实现全年盈亏平衡;此外公司持有新疆协鑫6万吨项目27%股份,预计贡献7亿元投资收益,整体有望实现10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仅仅为13倍,继续保持常识与耐心,坚定看好公司投资预期差兑现与价值回归带来的成长空间与翻倍收益。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中国500强》,T CL中环凭借在硅材料领域的发展实力与市场地位,排名跃升20位,位列第68位,企业价值1430亿元。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胡润中国500强》,列出了中国500强非国有企业,按照企业市值或估值进行排名,获选企业总价值约51万亿。

  TCL中环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之一,屡次穿越行业周期,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坚持推动技术创新与工业4.0制造转型,立足零碳目标,驱动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相关方工业4.0制造转型,打造现代化的高端光伏制造业,引领行业变革和产业升级。

  TCL中环始终坚持以科技变革赋能产业,以工业4.0加速制造变革,推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助力实现零碳未来。

  TCL中环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天津市半导体材料厂,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2020年,公司参与中环电子集团混改,完成了从国企到民企的转变。公司自1981年开始从事光伏业务,风雨兼程四十余载,如今已成长为国内光伏行业龙头。

  2010年下半年,单晶硅一期投产,形成双轮驱动业务布局。2010年8月,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一期的投产,标志着公司的业务重心逐步从半导体制造行业调整至光伏+半导体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市场估值提升。2010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增长率达321%,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207%。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推动公司股价在一年内上涨了80%。

  2015年初,“领跑者”计划推动单晶技术快速发展。为引导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政府于2015年正式启动“领跑者”计划。相比多晶技术,单晶技术在“领跑者”项目中更具优势,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全球领先的单晶硅片厂商,公司股价持续攀升。

  2020年起,G12超大硅片引发行业变革,归母净利实现快速增长。2019年8月,公司首发G12超大硅片“夸父”系列产品,掀起了行业新的大尺寸变革。随着G12硅片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加和市占率持续增长,2020-2022年Q3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20.51%/ 270.03% / 80.68%,2020年初至2022年12月中旬公司股价上涨了211%。

  硅料扩产慢,生产弹性小,价格呈现周期性。硅料环节因具有化工属性,资金支出高,建设时间长,扩产周期达18个月,为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扩产周期的1.5/ 2/ 3倍。同时,硅料环节生产弹性小,供给相对刚性。当下游环节需求出现波动时,易造成硅料环节扩产周期不匹配而出现供需错配,致使价格呈现周期性。

  硅片环节集中度高,成本传导能力强。硅片环节行业集中度较高,2019-2021年的CR5较电池片环节高约30%,因此具备较强成本传导能力,可将上游硅料环节价格涨跌向下传导。硅片和硅料价格呈现出较强的联动性,2011-2022年,硅片和硅料价格均出现周期性波动。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速度较快bob半岛,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持续涌现大量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单多晶之争中,公司始终坚持单晶路线,不断扩大单晶生产规模,2017-2021年单晶硅片产能从23GW+增长至88GW。而部分多晶硅片企业逐渐因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而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目前,单晶产品已基本完成对多晶产品的替代,为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单晶产品正在由P型单晶向N型单晶、由小尺寸单晶向大尺寸单晶升级迭代,单晶硅片生产工艺正在持续向“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N型化”方向发展。

  大尺寸:技术进步推动主流尺寸不断演变。随着技术进步,硅片的主流尺寸不断变大,从最初的100mm逐渐演变为如今的M6、M10和G12。

  2019年8月16日,公司首次推出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系列产品,掀起了行业新的大尺寸变革。尽管大尺寸硅片可有效降低度电成本,但在切片环节易出现位错和断线等问题,致使良率相对较低。公司依托自身技术积累,与晶盛机电联合研发了G12硅片切片设备,目前G12的良品率已与M6相当。同时将G12和工业4.0深度融合,保证了产品质量。2021年1月,公司G12硅片市占率达99.5%。公司持续布局G12硅片产能,公司预计2022年末G12先进产能占公司硅片产能比例将达90%。

  和M6相比,应用G12可使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单瓦成本分别下降27%/ 21%/ 15%,电站环节的BOS成本降低12%,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带来组件功率提升。根据PVInfoLink预测,G12及以上尺寸硅片占比将从2021年的14%增长至2025年的56%。

  硅片环节,大尺寸硅片可通过增加单晶拉棒直径降低单瓦能耗,同时摊薄切片成本;电池环节,大尺寸硅片可以摊薄银浆、辅助设施、电力、人工等成本;组件环节,大尺寸硅片可以摊薄边框bob半岛、玻璃、接线盒、人工等成本,同时电池占组件面积的增加可在电池片效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组件功率;电站环节,使用大硅片高功率组件可减少支架、桩基、线缆、逆变器等设备材料消耗。

  薄片化:减少单位硅耗,推动硅片环节降本。薄片化可通过缩减硅片厚度减少耗硅量从而降低成本。根据中环2021年发布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规格创新降低硅料成本倡议书》,硅片厚度从175μm减薄至160μm,可以覆盖多晶硅料8元/KG的价格涨幅,硅片的硅成本折合单w可节省2分,减轻下游产业链的成本压力。如产业链内全规格单晶硅片全面转换到160μm厚度,预计可节省6.8%的硅使用量。

  切片工艺是实现薄片化的关键。当前,公司工业4.0切片工厂的智慧化生产线已经具备超薄硅片生产的工艺积累和成熟的制造经验,可以实现全规格单晶硅片的薄片化生产能力。公司薄片化进程持续推进,2022年6月,公司将报价范围调低至150-155μm;2022年9月,公司取消155μm报价。当前公司P型硅片以150μm为主,N型硅片以130μm和150μm为主,而同行当前P型硅片仍有155μm。

  N型化:更具减薄潜力,带动硅片厚度持续下降。随着PERC电池逐渐接近理论电池转换效率极限24.5%,具备高转换效率的N型电池步入发展快车道,带动N型硅片需求的持续放量。相比传统的P型硅片,N型硅片更具减薄潜力。2021年,用于TOPCon/HJT电池的N型硅片平均厚度分别为165μm/150μm,均低于P型硅片平均厚度170μm。根据CPIA,预计2030年用于TOPCon/HJT电池的N型硅片平均厚度将减薄至约135/110μm左右,P型硅片平均厚度将减薄至约140μm。未来,N型电池产能的持续放量将进一步推动薄片化进程。

  生产工艺上,N型硅片对杂质缺陷特别是金属杂质的敏感程度远高于P型,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杂质进行严格管控,同时由于N型硅片中掺杂的磷与硅相溶性差,因此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技术壁垒较高。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已实现N型硅片的量产,2020年全球市占率约60%,多年保持第一。同时,凭借工业4.0的柔性制造能力,公司可实现大规模的工艺配方自由切换,以满足不同电池技术路线的电学参数要求。公司的N型硅片产品在各电池路线中广泛应用。

  工业4.0概念自提出以来,“智能化”随即成为引领工业的主题。公司是光伏全产业链中最早践行“工业4.0”的企业,通过持续推进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工业大数据平台等建设,不断加速制造方式变革进程。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晶片制造体系全产线的自动化运行,形成少人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和柔性化及客制化生产,人均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生产工艺显著提升。

  推进自动化生产,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通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已突破1000万元/人/年。2021年,公司的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分别达到307万元和30万元,比部分同业平均水平高63%和66%(对比公司为隆基、上机、晶澳和晶科)。预计未来随着“黑灯工厂”的逐步实现,公司劳动生产率有望持续增加。少人化的生产方式也解决了海外人工成本高的难题,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奠定基础。

  实现柔性制造,满足定制化需求。依托工业4.0生产体系支撑,公司可实现大规模的工艺配方自由切换,降低切换成本,提升制造效率。来源:NE-SALON新能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2-2024 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备案号:鄂ICP备17026154号-1